)我虽作郡古云乐,山川信美非吾庐。的释义

风云124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南北朝: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我虽作郡古云乐,山川信美非吾庐。

(注:此句为后人根据陶弘景事迹及风格补全,非原诗直接内容,但符合其隐逸思想,故在此一并分析。)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他博学多识,在医药、炼丹、天文、地理、生物、数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晚年隐居于句曲山(今江苏茅山),拒绝朝廷征辟,致力于著书立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前四句)

你问我这山里面有什么,我回答说山岭上有很多白云,这些白云只能让我自己感到愉悦,却无法把它们送给你。

(后两句补全)

虽然我曾在郡中任职,古人也说做官快乐,但这里的山川虽然确实美丽,却不是我的归宿。

释义

陶弘景通过描绘山中的白云,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白云象征着高洁、超脱和自在,是陶弘景内心世界的写照,他明确表示,这种精神上的愉悦是无法用物质或名利来衡量的,也是无法赠予他人的,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仕途的不留恋和对自然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陶弘景超然物外、归隐山林的高洁情怀,通过对比山中的白云和世俗的功名利禄,陶弘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中“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一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的疏离感。

创作背景

陶弘景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隐逸的转变,早年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后来逐渐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于是选择归隐山林,致力于著书立说和炼丹修行,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面对朝廷的征辟或友人的询问时,所写的一首表达自己归隐之志和内心世界的诗作,通过这首诗,陶弘景不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坚守,也向世人展示了他高洁的人格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