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不恶氵斥亦佳,一叶扁舟任漂突。出自哪首诗?

生辉92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行杂咏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沿流不恶氵斥亦佳,一叶扁舟任漂突。

云影半开新涨水,山光初露夕阳斜。

渔歌唱晚归帆远,雁字回时暮雨加。

此去蓬山路不远,心随流水到天涯。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禅意生活,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其游历四方、参禅悟道的经历,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沿着水流前行,无论是逆流还是顺流都觉得美好,乘坐一叶小舟任凭它在水上漂荡起伏,云彩的影子在新涨的水面上半隐半现,夕阳斜照,山峦的光影开始显露出来,傍晚时分,渔歌响起,归帆远去,大雁南飞时,暮雨也悄然落下,此去蓬山路途并不遥远,我的心随着流水一同飘向那遥远的天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江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联“沿流不恶氵斥亦佳,一叶扁舟任漂突”点明了诗人乘舟江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逍遥自在的心态,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云影、山光、渔歌、归帆、雁字、暮雨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憧憬,以及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江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沿流不恶氵斥亦佳”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江行的喜爱,又体现了其随遇而安的心态,而“一叶扁舟任漂突”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逍遥自在和无拘无束,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了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江景之中,尾联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无限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游历四方、参禅悟道的过程中所作,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自然美景有着独特的感悟和热爱,在江行途中,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由,这些感受促使他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意和禅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释绍嵩对自然、生命和自由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