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宋·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鳞去,春草何年待骥翔。

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

从此天涯各相忆,西风明月棹寒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诗文风格独特,擅长用典,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在书法方面,他擅长行书、草书,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但其文学和书法艺术却因此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们万里相见却忘记了旅途的劳顿,三声离别的悲歌让清酒也染上了离愁,昔日如朝云般攀附权贵的人已经离去,春草何时能等到骏马再次翱翔?叹息你美好的品质如同珍贵的瑚琏,而我空有虚名不过是天上的箕斗之星,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只能相互思念,西风吹拂着明月照耀下的寒塘中的船棹。

释义

这首诗是黄庭坚与友人元明在黔南分别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彼此命运的感慨,诗中“万里相看忘逆旅”描绘了两人相见时的喜悦与忘情,“三声清泪落离觞”则透露出离别的悲伤,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美好品质的赞美和自己虚名无实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己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中“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箕斗”一句尤为精彩,既赞美了友人的美好品质,又自嘲了自己的虚名无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被贬谪至黔南时所作,当时,他与友人元明相遇并短暂相聚,但随后又要面临分别,在分别之际,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和人生感慨的赠别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彼此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当时被贬谪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