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湖夜归
唐·李中
月涧禅师不应邀,
放棹东湖兴自饶。
夜色皎然如净水,
归舟载得满船星。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以诗文著称,李中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月涧禅师没有应答我的邀请,
我独自划船在东湖上,兴致盎然。
夜色明亮如同净水一般清澈,
归来的船上仿佛载满了璀璨的星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湖并在夜色中归来的情景,首句“月涧禅师不应”点明了诗人原本想邀请禅师一同游湖,但禅师并未应答。“放棹东湖兴自饶”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与禅师同行,但独自游湖依然兴致高涨,第三句“夜色皎然如净水”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夜色的明亮和清澈,最后一句“归舟载得满船星”则通过想象,将归舟上的灯火或夜空中的星辰比作满载而归的收获,增添了诗意的浪漫和神秘。
赏析
这首诗以游湖夜归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月涧禅师不应”一句,既点明了游湖的缘起,又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而“放棹东湖兴自饶”则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后两句“夜色皎然如净水,归舟载得满船星”更是将夜色和归舟描绘得如梦如幻,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一次游湖经历有关,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游历山水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李中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不例外,在一次游湖的过程中,他或许想邀请月涧禅师一同欣赏湖光山色,但禅师并未应答,他独自划船游湖,并在夜色中归来,这次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游湖夜归》,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