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画堂镇日闲晴昼
宋·秦观
画堂镇日闲晴昼,金炉冷、绣幕低垂,深院月明人静时,桐阴满庭风露微。
愁肠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独坐忆平生,梦回何处寻芳菲。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文辞瑰丽,尤工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与黄庭坚并称“秦黄”,与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有《淮海集》传世。
译文
画堂里整天都是晴朗的白昼,金炉里的香烟已经冷却,绣幕低垂着,深夜里庭院中月光皎洁,人们都安静下来,桐树的阴影布满了整个庭院,微风轻轻吹过,露水微微闪烁,愁绪缠绕心头,想要借酒消愁却无法喝醉,酒还未到嘴边,就已经化作了泪水,独自坐在残灯下回忆往事,梦中又能到哪里去寻觅那美好的时光呢?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上片通过“画堂”、“金炉”、“绣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富贵而寂寞的氛围;下片则通过“愁肠”、“残灯”、“独坐”等词语,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上片通过描绘画堂、金炉、绣幕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寂寞的氛围,为下片的抒情打下了基础,下片则通过愁肠、酒泪、残灯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词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秦观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所作,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贫困交加,这首词中的孤独与哀愁,很可能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秦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