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游晚归
唐·韦庄
玉壶春水浸晴霞,景物奢华满帝家。
谁识东山真意趣,晚来闲步看梨花。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玉壶般的春水浸润着晴朗的云霞,宫中的景物奢华无比,又有谁能理解我(诗人自比东晋谢安隐居东山)真正的意趣呢?不过是傍晚时分悠闲地漫步,欣赏那盛开的梨花罢了。
释义
玉壶春水浸晴霞:形容春水清澈如玉壶,倒映着晴朗天空中的云霞,景象美丽而清新。
景物奢华满帝家:描述皇宫内外景物之奢华,充满了皇家气派。
谁识东山真意趣:借用东晋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表达诗人自己虽身处繁华,但内心追求的是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
晚来闲步看梨花:以傍晚时分悠闲地观赏梨花为结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春游晚归为题,通过描绘宫中奢华景物与诗人个人心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首句“玉壶春水浸晴霞”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景物奢华满帝家”则笔锋一转,将读者带入宫廷的奢华氛围中,后两句“谁识东山真意趣,晚来闲步看梨花”则通过借用典故和描绘个人行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尽管他曾在朝廷任职,但内心却对现实不满,渴望超脱世俗的束缚,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春游晚归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奢华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借用东晋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也暗示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