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秀列诸峰,山有名泉,泻出其中。全诗是什么?

小星224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醉翁亭记》是一篇散文,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诗,但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我将以类似诗词分析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并附上相关信息。

诗词原文

(虽非传统诗词格式,但以下段落为《醉翁亭记》中相关描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反对浮靡的时文,力主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有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

释义

这段文字描绘了滁州及其周边自然风光的美丽,特别是琅琊山的秀丽景色和酿泉的清澈流淌,以及醉翁亭的优雅位置。

赏析

欧阳修以细腻的笔触,将滁州的自然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他通过“环滁皆山也”一句,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滁州的地理特征,他通过“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而“酿泉”的描写,则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水声,感受到泉水的清凉,醉翁亭的出现,更是为这幅山水画卷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整段文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欧阳修作为文学大家的才华。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作,在这篇文章中,他以自己在滁州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背景,通过描绘滁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感悟,他也通过这篇文章,寄托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后的豁达情怀和乐观精神。

虽然《醉翁亭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词,但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仍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