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和风动草芽,暖日催花萼。全诗是什么?

小编9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和风动草芽,暖日催花萼。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看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微风轻拂着刚刚萌发的嫩草,温暖的阳光催促着花朵的绽放,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欣喜,前两句写新年已过,春天已到,但百花尚未盛开,只有小草刚刚发芽,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中间两句“和风动草芽,暖日催花萼”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后两句则通过白雪的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姗姗来迟和白雪对春天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构思新颖,语言优美,富有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微妙变化,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前两句以“未有芳华”和“初惊见草芽”形成对比,突出了春天的姗姗来迟和诗人的惊喜之情,中间两句则通过“和风”和“暖日”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后两句则通过白雪的拟人化,赋予了白雪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长安任职时所作,当时正值早春时节,韩愈看到庭院中的小草刚刚发芽,白雪尚未完全融化,心中涌起一股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春雪》,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展示了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领袖的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