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生草
清·曹雪芹
醉卧芳丛下,
卧地观经史,
坐地对圣人。
天边风露重,
世事皆如梦。
唯有酒中真,
醉眼看乾坤。
(注:虽然“卧地观经史,坐地对圣人”是广为流传的句子,但原句并未完整出现在某一首具体的诗中,而是根据《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与境遇,由后人提炼或想象而成,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寄生草”中,并冠以曹雪芹之名,进行解析,曹雪芹原著《红楼梦》中并未直接出现这样一首完整的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曹雪芹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是中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画家,以创作《红楼梦》闻名于世。《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塑造、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
译文
醉倒在芬芳的花丛中,
躺在地上阅读经史,
坐着面对心中的圣人。
天边风露渐浓,
世间万事皆如梦幻泡影。
唯有酒中才能找到真我,
醉眼朦胧中看尽世间万象。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通过“卧地观经史,坐地对圣人”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不拘小节、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天边风露重,世事皆如梦”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淡泊,以及对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悟。“唯有酒中真,醉眼看乾坤”则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以醉眼观世的豁达情怀。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形象,诗人通过“卧地观经史,坐地对圣人”的描绘,展现了自己不拘泥于传统礼教、勇于探索内心世界的勇气,诗中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淡泊,以及对人生如梦的深刻感悟,这种超脱与淡泊的情怀,正是《红楼梦》中贾宝玉等人物性格的写照,也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曹雪芹的生平与《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可以推测出此诗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曹雪芹一生历经坎坷,家族衰败、生活困顿,但他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创作出了《红楼梦》这部不朽之作,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等人物对世俗的反抗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正是曹雪芹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此诗虽为虚构,但其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却与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