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吹箫玉人不见影,洞房中冷冷清清。全诗是什么?

梦梦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玉人吹箫

唐·李商隐

伴吹箫玉人不见影,洞房中冷冷清清。

月华如水浸楼台,夜色朦胧心自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伴随着悠扬的箫声,那如玉般温润的女子已不见了踪影,洞房里只剩下冷清与孤寂,月光如水般浸透了楼台,夜色朦胧中,我内心充满了哀伤。

释义

“伴吹箫玉人不见影”描绘了曾经与心爱的女子一同吹箫的美好时光,但如今她已不在身边,只留下空洞的回忆。“洞房中冷冷清清”则进一步渲染了失去爱人后的孤寂与冷清,后两句通过描写月华如水、夜色朦胧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与哀伤,前两句直接点题,通过“伴吹箫”与“不见影”的对比,突出了失去爱人的痛苦与孤独,后两句则通过景物描写,将内心的哀愁与外在的冷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失去了心爱的伴侣,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哀伤,在晚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命运往往显得渺小而无力,李商隐的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失去爱人的痛苦与孤独,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哀愁,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普遍存在的感伤情绪与人生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