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箫】忙里偷闲,满口儿诉愁烦。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164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碧玉箫】忙里偷闲,满口儿诉愁烦”,这句实际上出自元代散曲家关汉卿的一支小令,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诗,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碧玉箫

关汉卿(元)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

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围,为伊憔悴,人瘦也非为病酒,只疏狂、不似旧时。

【幺】谁识秋娘,瘦损宫腰罗带长,闲赋诗章,独步绮罗场。

比从前清减了,香肌瘦几分,妆台清镜,照见萧疏影,人瘦也精神爽,不似那、旧时模样。

(忙里偷闲,满口儿诉愁烦”虽非直接出自此曲,但意境相近,反映了曲中人物的愁绪与闲适交织的心情)

作者简介

关汉卿,元代著名戏曲家、散曲家,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深刻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与人民的情感,尤其是他的杂剧作品,如《窦娥冤》、《救风尘》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害怕春天过去,因为那意味着柳枝上的柳絮将随风飘散,我静静地关上门扉,躲在香闺之中,却仍能听到帘外早晨黄莺的啼叫,怨恨远方的书信稀少,只能在梦中与心爱的郎君相会,知道他盖着翠绿的被子,我的衣服变得宽松,因为思念你而日渐憔悴,人瘦了,并非因为饮酒过度,而是因为这份疏狂与思念,我已不再像从前那样。

(后段略,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因思念而消瘦,但精神依旧爽朗的情境)

释义

此曲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与愁绪,通过春天的意象、书信的稀少、身体的消瘦等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赏析

关汉卿的这支小令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元代女性内心的柔情与坚韧,通过对比“人瘦也非为病酒”与“人瘦也精神爽”,突出了主人公虽因思念而消瘦,但精神依然饱满的特质,体现了她内心的坚强与对爱情的执着,曲中的自然意象与人物情感相互映衬,使得整首曲子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创作背景

关汉卿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民的情感,这支小令可能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动荡社会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也体现了关汉卿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

需要注意的是,“忙里偷闲,满口儿诉愁烦”并非直接出自此曲,但整首曲子的意境与这句描述相契合,都展现了主人公在忙碌与愁绪中寻求片刻宁静与倾诉的心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