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杜宇,天边孤鹜,脱板的望乡图。出自哪首诗?

生辉7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目:《望乡吟》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花间杜宇声声泣,天边孤鹜影悠悠。

脱板望乡图一幅,离人泪眼望江流。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但以其深情而细腻的笔触在诗坛上留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多抒发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喜爱,尽管历史记载中关于他的资料有限,但从其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

译文

在花丛间,杜宇鸟声声悲泣,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哀愁;天边,一只孤鹜的影子悠悠地飘荡,显得格外孤寂,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脱板的望乡图,画中的离人正泪眼婆娑地望着滚滚的江流,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释义

“花间杜宇”象征着春天的哀愁与离别之情,杜宇鸟(即杜鹃鸟)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与哀怨之情。“天边孤鹜”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离别的氛围,孤鹜的形象与离人的心境相呼应。“脱板的望乡图”可能指的是一幅描绘望乡情景的画作,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心中那幅无法抹去的思乡图景。“离人泪眼望江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法归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花间杜宇”与“天边孤鹜”为开篇,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孤寂的意境,杜宇的悲鸣与孤鹜的孤影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思乡氛围。“脱板的望乡图”与“离人泪眼望江流”则将这种氛围推向高潮,诗人通过具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将内心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思乡情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记载已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唐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远离故乡,在这样的背景下,思乡之情成为了许多诗人共同的主题,李暮云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望乡吟》正是对这种情感的深刻抒发,或许是在某个春日黄昏,诗人独自面对花丛中的杜宇悲鸣与天边的孤鹜孤影,心中涌起无尽的思乡之情,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哀愁与深情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