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虽然直接包含“儿夫心肠多薄幸,百计思、难为拘捡”的句子并未在辛弃疾的现存作品中直接找到,但根据题意和要求,我将围绕辛弃疾的风格和主题创作一首符合要求的诗词,并附于后,以作解析,而下面的解析将基于假设的这首附加诗词进行。)
附加诗词
鹧鸪天·薄幸情
宋·辛弃疾(假设)
儿夫心肠多薄幸,百计思、难为拘捡,月冷空房夜未央,独坐孤灯泪满裳。
情已逝,梦难长,空余回忆绕心房,纵有千言和万语,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广阔,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译文
(附加诗词)
丈夫的心肠多么薄情,用尽各种方法也难以约束他的行为,寒冷的夜晚,空荡荡的房间里月光清冷,我独自坐在孤灯下,泪水湿透了衣裳,爱情已经消逝,梦境也难以长久,只剩下回忆在心头萦绕,即使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最终也只能化作一句“天凉好个秋”。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被薄情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忠贞爱情的向往和对薄情男子的谴责,词中“儿夫心肠多薄幸”直接点出了主题,而“百计思、难为拘捡”则进一步强调了男子的无情和女子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孤独与悲伤,情感真挚而深沉,上片通过“月冷空房”和“独坐孤灯”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下片则通过“情已逝,梦难长”等句,表达了女子对逝去爱情的无奈和痛苦,而“纵有千言和万语,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则以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方式,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假设)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辛弃疾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时期,他通过描绘一个被薄情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内心世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首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子薄情、女子无奈的现实状况,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