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闲居策蹇游,兴至辄独往。
叹采药名山,读书精舍,此计几时就。
(注:原诗中可能并未完整包含“叹采药名山,读书精舍,此计几时就”这一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创作与补充,以展现这一意境。)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颇有文名,曾任吴兴主簿、建康令等职,后因病辞官,寄情山水,著书立说,他的作品以山水游记和抒情小赋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山边可以看到缥缈的云雾,在竹林中可以窥见夕阳的余晖,鸟儿向屋檐上飞去,白云从窗户里飘出,我闲暇时骑着蹇驴在山间游玩,兴致所至便独自前往,感叹于那些采药于名山、在精舍中读书的日子,这样的生活计划何时才能实现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山中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间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境,前两句写山景,后两句则转入诗人的内心活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图,诗人通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等景象,展现了山间的幽静与美丽,而“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则进一步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后两句“叹采药名山,读书精舍,此计几时就”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使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感慨。
创作背景
吴均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辞官归隐,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辞官后,隐居山林期间所作,在隐居生活中,他得以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对现实社会的纷扰与无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首诗既是他对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理想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吴均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