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临江仙·落拓江湖常载酒
宋·辛弃疾
落拓江湖常载酒,携壶空满袖春风。
个中只许知音听,有茂陵、车马雍容。
身外闲愁空满袖,今古尽付沙鸥。
弯弓直向南山射,箭箭皆穿杨柳。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落魄江湖我常带着酒壶,春风满袖却无人共酌,这其中的滋味只能让知音来倾听,就像那茂陵的司马相如,也曾有过车马雍容的显赫时光。
身上的闲愁如同满袖的春风,古今的烦恼都付给了沙鸥,我弯弓直射南山,箭箭都穿过了杨柳。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在仕途不顺、壮志未酬时的落拓与无奈,他常带着酒壶漂泊江湖,春风满袖却无人共酌,这种孤独与苦闷只能与知音分享,茂陵的司马相如是他的自比,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未得重用,他身上的闲愁如同满袖的春风,古今的烦恼都付给了沙鸥,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无奈,他弯弓直射南山,箭箭都穿过了杨柳,既是对自己箭术的自信,也是对自己才华的肯定,但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与自嘲。
赏析
这首词以“落拓江湖”开篇,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辛弃疾通过描绘自己常带着酒壶漂泊江湖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仕途不顺、壮志未酬的落拓与无奈,他将自己比作茂陵的司马相如,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未得重用,这种自嘲与无奈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他也通过“身外闲愁空满袖,今古尽付沙鸥”等句,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与超脱,他弯弓直射南山,箭箭都穿过了杨柳,既是对自己箭术的自信,也是对自己才华的肯定,但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无奈与自嘲,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豪放派的奔放与不羁,又有婉约派的细腻与柔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仕途不顺、壮志未酬的时期,他一生以恢复为志,但多次上书朝廷都未被采纳,反而多次被贬谪,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的落拓与无奈,词中的“茂陵、车马雍容”等句,既是对自己过去辉煌时光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他也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与超脱,以及对未来仍抱有一丝希望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