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水縠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的释义

小星74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御水縠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

(注:“御水縠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这三句在原词中并不完整连续出现,可能是后人根据秦观词风或其他作品融合而成,但为解析方便,我们将其融入整体意境中。)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作品情感细腻,音律谐婉,词学成就颇高,尤善为婉约派词,其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偶有咏史与咏物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译文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了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御水泛起细小的波纹,风吹起层层涟漪,画桥横跨水面,沙路在晴天里显得格外清晰。

释义

这首词以轻快的笔调,对田园景色进行了描写,上片写景状物,围绕村庄一带的风光进行描写,从“树绕村庄”到“菜花黄”,一共六句四十二字,把春意盎然的小村野景,描绘得如同诗中山水画卷,栩栩如生,音韵和谐明快,画面色彩斑斓,富有动感,生机盎然,下片则描写词人乘兴而游,忽遇小园,顿觉别有天地,别有情趣,全词写景状物,围绕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不慌不忙而意趣自出;结构方面上节片完垒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又和谐统一。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表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村庄、池塘、桃花、李花、菜花等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词人还通过“倚东风、豪兴徜徉”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在春天里的愉悦心情和豪放情怀,而“御水縠纹风皱,画桥横处,沙路晴时”等句,则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词人创作早期,当时他正值青春年华,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词中描绘的春日郊游场景,可能是词人亲身经历的写照,也可能是他根据所见所闻进行的艺术加工,无论哪种情况,都反映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词也体现了秦观词风的特点,即情感细腻、音律谐婉、意境优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