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莫笑蜗庐小,似苍茫、烟海系舟。全诗是什么?

生辉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清·纳兰性德

空山梵呗静,水榭晚香浓,渺苍烟何处,云树几重重。

半卷疏帘,斜倚小阑干,闲看燕雏莺老,细听莺啼燕语,往事似前生。

幽栖莫笑蜗庐小,似苍茫、烟海系舟,知我者,惟江月、照离愁。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及朝代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译文

空旷的山中寺庙里梵音静静,水边的楼阁旁晚香浓浓,苍茫的云雾笼罩在哪里,只见云树重重叠叠,半卷起稀疏的帘子,斜倚着小栏杆,悠闲地看着燕子幼雏和老莺,细听着莺啼燕语,往事如梦,恍如隔世,不要笑话我居住的蜗庐太小,它就像苍茫烟海中的一叶小舟,能够理解我的人,只有那江上的明月,映照着我离别的忧愁,我一生愤懑不平,到今天这个地步,四海之内,竟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共赏夕阳,喝醉了酒不要惊动正在春睡中的人,赌书赌得兴起,把茶水都泼洒了,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小事。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西山秋爽图,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幽栖莫笑蜗庐小,似苍茫、烟海系舟”一句,意为不要笑话我居住的简陋小屋,它就像苍茫烟海中的一叶小舟,寄托了我的情感与思绪。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上片通过对西山秋爽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下片则通过回忆往昔的温馨生活,与当前的孤独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幽栖莫笑蜗庐小,似苍茫、烟海系舟”一句,以蜗庐比喻自己的居所,以烟海系舟比喻自己的心境,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看到一幅西山秋爽图后,有感而发创作的,当时,纳兰性德正处于仕途不顺、情感失意的低谷期,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佳作,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纳兰性德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也更能理解他作为一位才情出众的词人的内心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