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高岗鸣凤

唐·李商隐

鸾凤引喙鸣高岗,时危此道隘且荒。

云深路远无人识,独抱高怀对夕阳。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此确切诗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译文

鸾凤展翅在高高的山岗上引喙长鸣,时局危难,这条正道狭窄又荒凉。

云雾深重,路途遥远,无人能够识得它们的身影,它们只能独自怀抱高尚的情怀,面对着西下的夕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鸾凤在高岗上引喙长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高尚品德的坚守,鸾凤作为吉祥的象征,却在荒凉狭窄的道路上孤独地鸣叫,暗示着社会环境的恶劣和正义之士的困境,云深路远无人识,则进一步强调了高尚品德在乱世中的孤独与不被理解。

赏析

这首诗以鸾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高尚品德在乱世中的艰难处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高尚品德的坚定信仰,诗中“鸾凤引喙鸣高岗”一句,既展现了鸾凤的高贵与不凡,又暗示了它们所处的艰难环境,而“时危此道隘且荒”一句,则直接点明了时局的危难和正义之道的狭窄荒凉,最后两句“云深路远无人识,独抱高怀对夕阳”则进一步强调了高尚品德的孤独与坚守,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社会动荡的时期,面对时局的危难和正义之道的狭窄荒凉,诗人深感忧虑和无奈,他通过描绘鸾凤在高岗上孤独鸣叫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坚守和对时局的深刻反思,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正义之士的深切同情。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之作,但它仍然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它让我们看到了高尚品德在乱世中的艰难处境和孤独坚守,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