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窗风月
唐·李商隐
北窗风月夜吞吐,持此邀君共幽屏。
清光冷浸玉壶冰,夜色微涵银汉影。
闲来静坐思纷纭,心随云水去无痕。
愿得长伴此风月,不羡人间富贵尘。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矛盾。
译文
北窗边的风月仿佛在吞吐着夜色,我手持这份美景邀请你一同来到这幽静之处,清冷的月光浸透了如玉壶般的冰块,夜色中微微映出了银河的影子,闲暇时静坐思考着纷繁复杂的心事,心绪却如同云水一般飘然而去,不留痕迹,只愿能长久地陪伴着这北窗的风月,不再羡慕人间的富贵繁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窗边的风月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以风月为引,邀请友人共赏,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间富贵繁华的淡泊态度,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北窗风月夜吞吐”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诗人通过“持此邀君共幽屏”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共同追求精神世界的愿望,中间两联则进一步描绘了风月的美丽和宁静,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和超脱,尾联则以“愿得长伴此风月,不羡人间富贵尘”作结,点明了诗人的主旨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又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但精神追求却更加坚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北窗边的风月美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也透露出他对人间富贵繁华的淡泊态度,反映了他晚年的心境和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古代诗歌风格创作的虚构作品,但它仍然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一些典型特点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