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穿苍麓瞰平冈,踏破青鞋到上方。的释义

小星6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岳

宋·释绍嵩

行穿苍麓瞰平冈,踏破青鞋到上方。

万壑松风鸣涧壑,千峰云气绕山梁。

天开图画神工妙,地涌楼台胜境长。

欲问仙源何处是,桃花流水自斜阳。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与禅意生活,其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尽管在历史文献中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但他的诗作却流传甚广,为后人所传颂。

译文

穿行在苍翠的山麓间俯瞰平坦的山冈,踏破了青鞋终于登上了山顶的庙宇,万壑间的松风在涧壑间回响,千峰之上云气缭绕山梁,大自然如同神工鬼斧般开启了壮丽的图画,地上涌出的楼台胜景仿佛永不消逝,想要询问那仙境的源头在何处,只见桃花盛开,流水潺潺,夕阳斜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的过程与所见所感,首联“行穿苍麓瞰平冈,踏破青鞋到上方”写出了登山的艰辛与到达山顶的喜悦;颔联“万壑松风鸣涧壑,千峰云气绕山梁”则描绘了山顶的壮丽景色;颈联“天开图画神工妙,地涌楼台胜境长”进一步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间胜景;尾联“欲问仙源何处是,桃花流水自斜阳”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眼前美景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登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以“行穿”、“踏破”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了登山的艰辛与不易;而“苍麓”、“平冈”、“万壑”、“千峰”等意象,则构建了一个广阔而壮丽的自然画卷,颈联的“天开图画神工妙,地涌楼台胜境长”更是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间胜景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尾联则以问句的形式,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美景的留恋,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游历山林、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对山林隐逸之情有着深厚的感情与独到的理解,在游历山林的过程中,他被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所震撼,同时也对人生的意义与归宿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以登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现实美景的留恋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