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力如春苏万物,遥知太一不威神。的解释

春秋7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感怀》

唐·李中

帝力如春苏万物,遥知太一不威神。

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人。

客久梦归频怅望,春深花落更悲辛。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新。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诗作颇丰,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李中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对自然景物的感悟,风格平易近人,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帝王的恩泽如同春天的温暖复苏了万物,我远远地知道至高无上的神灵并不靠威严来统治,眼前的江山虽然美丽却不是我的故乡,清风明月虽然美好却不属于我这个异乡人,客居他乡久了,梦中常常思念归家,频繁地怅然远望;春天已深,花儿纷纷凋落,更添我心中的悲伤与辛酸,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那时月光洒满松树,小路自然清新,一片宁静祥和。

释义

首句“帝力如春苏万物”以春天的温暖和复苏比喻帝王的恩泽对万物的滋养;次句“遥知太一不威神”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统治方式的向往,认为至高无上的力量不应靠威严,而应如春风般柔和,接下来两句“江山信美非吾土,风月虽佳岂我人”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异乡生活的无奈,最后两句“客久梦归频怅望,春深花落更悲辛”和“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乡之情,并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帝力如春苏万物”一句富有哲理,既赞美了帝王的恩泽,又隐含了对理想统治方式的期待,而“江山信美非吾土”等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客居他乡、远离故乡的时期,诗人身处异乡,面对春天的美景,不禁触景生情,思念起远方的故乡和亲人,诗人也可能对当时的政治环境有所不满或失望,因此通过“遥知太一不威神”等句表达了对理想统治方式的向往,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