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梁鸿妻
唐·孟郊
翠眉不须画,红脸不须妆。
物性各自得,我心长自伤。
闲花亦自爱,落絮亦自香。
会有孟光求共隐,不应牧犊但长嗟。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游历四方,求取功名,但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以及个人的穷愁之境,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之一,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译文
翠眉不需要刻意去画,红脸也不需要刻意去妆点,万物各有其天性,各自得到自然的恩赐,而我心中却常常感到悲伤,闲暇时,我也爱那自在开放的野花,飘落的柳絮也散发着自然的香气,我相信总会有像孟光那样的人愿意与我一起隐居山林,而不应只是放牧牛羊,空自叹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自在与美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诗人以“翠眉”、“红脸”比喻人的天生丽质,无需过多修饰,而“物性各自得”则表达了万物各有其天性,各自得到自然的恩赐,反衬出诗人自己未能得到应有的幸福与满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伴侣的向往,希望有人能像孟光那样,愿意与他一起隐居山林,共度余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翠眉”、“红脸”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同时以“物性各自得”与“我心长自伤”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最后两句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孟光与梁鸿的隐居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孟郊一生仕途不顺,生活贫困,常常陷入孤独与悲伤之中,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失意、生活困顿之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自在与美好,以及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孟光与梁鸿的隐居故事),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