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唐·刘沧
萧索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休。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骚人空复惊摇落,胡贾何须叹滞留。
争似逍遥不惹事,年年长共百花愁。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境内),大中八年(公元854年)进士及第,官华原尉,迁龙门令,工七律,风格与许浑、赵嘏相近,有集,已佚,今存诗一卷,收入《全唐诗》中,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时代变迁,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萧瑟的秋风伴随着我衰老的鬓发,是谁让我在这秋日里心生愁绪,无法释怀?如果花朵能解人语,定会倾倒众生;即便它们无情无感,也足以打动人心,文人墨客徒然为秋天的落叶凋零而惊叹,远方的商人又何必为旅途的滞留而叹息?哪里比得上逍遥自在,不惹尘埃,年年与百花共忧愁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首联以“萧索凉风”与“衰鬓”相对,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通过假设花朵能言,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之美对人心的触动;颈联则转向对文人墨客和商人的感慨,指出他们各自为秋天的景象和旅途的艰难而叹息;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认为与其为世事所累,不如与花共愁,享受自然之美。
赏析
本诗以秋日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骚人空复惊摇落,胡贾何须叹滞留”两句,既是对文人墨客和商人心态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揭示,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逍遥自在、不惹尘埃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困境,刘沧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挫折和磨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诗在标题和关键词上有所调整以适应题目要求,但整体内容和结构仍保持了原诗的精髓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