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唤船归别浦,坐怀联策倚沧洲。的解释

小星9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亭秋望

唐·卢纶

渺渺江天一色秋,烟波江上使人愁。

闻道唤船归别浦,坐怀联策倚沧洲。

芦花夜月铺江白,枫叶秋霜染树红。

此景此情何处是,心随明月到蓬瀛。

作者简介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生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卢纶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常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等人唱和交游,号为“大历十才子”,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时代风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茫茫的江天与秋色融为一体,烟波浩渺的江面上让人心生忧愁。

听说有人呼唤船只回到别的水湾,我则坐在这里怀念着与友人并肩策马、倚靠沧洲的日子。

夜晚的月光洒在芦花上,使得江面一片银白;秋天的霜降让枫叶染上了红色。

此情此景究竟在何处呢?我的心随着明月飞向了遥远的仙境蓬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亭秋望时所见所感,首联写江天一色,烟波浩渺,引发作者的愁绪;颔联通过“闻道唤船归别浦”与“坐怀联策倚沧洲”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颈联描绘了秋夜的江景,芦花与月光相映成趣,枫叶与秋霜相得益彰;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此情此景的无限感慨,以及心向远方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亭秋望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渺渺江天一色秋”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江天一色的壮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对比手法,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实拉回到过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颈联的景物描写则进一步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芦花与月光、枫叶与秋霜的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江景图,尾联则以“心随明月到蓬瀛”一句,表达了作者超脱现实、心向远方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卢纶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异乡,面对秋日的江景,心中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唐代,文人墨客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卢纶的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秋日的江景和内心的情感变化,卢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诗歌创作技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