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敌马何由向南牧,万神相与卫轩丘”,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忍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听秦妇前致词,夫婿经年无消息。
秦中昔是百二州,长安第一繁华地。
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镐。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宫前烟沸天。
骊山北构向秦陵,玉座空悲千载恨。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日暮东风吹雨过,子规啼血满城郭。
花飞柳暗春事休,珠箔飘灯独自愁。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城游骑猎西楼。
可惜春时过一半,不得当楼看玉钩。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单于若在金山西,汉将辞家破残贼。
旌旗猎猎寒日暮,风驱白草胡天暮。
敌马何由向南牧,万神相与卫轩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溪水自相宜。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其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韦庄又是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集》传世。
译文
(由于全诗较长,这里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
敌人的战马为何不能向南放牧?因为有万神共同保卫着我们的都城。
……
释义
“敌马何由向南牧”意指敌人的战马无法向南侵犯,暗指唐朝军队或民众有强大的防御力量,使得敌人无法得逞。“万神相与卫轩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防御力量的神圣性,仿佛有万神在守护着都城(轩丘,这里代指都城)。
赏析
这两句诗在《秦妇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表达了诗人对唐朝军队保卫国家的赞美,也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叙述的唐朝军队的胜利,这两句诗也体现了韦庄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情怀,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胜利的期待。
创作背景
《秦妇吟》是韦庄在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避乱洛阳时所作,当时,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韦庄因应试逗留在那里,目睹了长安城的沦陷和百姓的苦难,在逃难过程中,他听到了一位秦地妇女的悲惨遭遇,深受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长诗,诗中通过秦妇的口吻,叙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表达了对唐朝军队保卫国家的赞美和对胜利的期待。
《秦妇吟》不仅是一首反映战乱时期人民苦难的长诗,也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佳作,韦庄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胜利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才华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