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饵术
唐·韦应物
饵术始知堪度世,听松真得自忘年。
闲居日与道相亲,兴味萧然似野贤。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服用白术(饵术,白术的别称,古人认为其有延年益寿之效)才知它能助人超脱尘世,聆听松涛之声真的能让人忘却年龄,忘却尘世的烦恼,闲居的日子里,我与道家思想亲近无间,生活情趣萧然自得,仿佛是一位远离尘嚣的隐士贤人。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韦应物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思想的崇尚,通过服用白术以求长生不老,聆听松涛以忘却尘世烦恼,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闲居生活中与道家思想相亲相近,心境淡泊、情趣高雅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隐逸生活画卷,诗人通过“饵术”和“听松”两个具体行为,传达了自己对道家养生之道和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诗人也借“闲居”与“道相亲”的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选择了辞官归隐,过上了闲居山林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对自己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崇尚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背景下,韦应物的隐逸生活无疑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反抗,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