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伯甘棠大山赋,去思留得与邦人。出自哪首诗?

梦梦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召伯甘棠大山赋

唐·刘禹锡

甘棠遗爱满山川,召伯仁风万古传。

去思留得与邦人,青山依旧水潺潺。

巍峨大山映日边,古木参天绕云烟。

邦人怀德不忘恩,甘棠之下思绵绵。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甘棠树下的仁爱之风吹遍了山川,召伯的仁德之风万古流传。

他离去后,留下的思念与恩德与邦人同在,青山依旧,流水潺潺。

巍峨的大山映照在日边,古木参天,云烟缭绕。

邦人们怀念他的德行,不忘他的恩情,在甘棠树下,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甘棠树和大山的景象,赞美了召伯的仁德和恩泽,甘棠树象征着召伯的仁爱之心,大山则象征着召伯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诗中表达了邦人们对召伯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以及他们希望召伯的仁德之风能够永远流传下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甘棠树和大山的自然景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召伯仁德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诗中“甘棠遗爱满山川”一句,既描绘了甘棠树下的仁爱之风,又暗示了召伯的仁德之广被山川,而“去思留得与邦人”一句,则表达了邦人们对召伯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游览某地时,看到甘棠树和大山的景象,触景生情,想起了古代贤臣召伯的仁德和恩泽,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召伯是古代的一位贤臣,他以其仁爱之心和卓越的政绩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刘禹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召伯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政治和贤臣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