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阁疏帘病起时。
卷里残编闲作伴,灯前微影独成痴。
千世风流尚在眼,百年贫病不欺予。
从来毁誉由人去,依旧青山送我归。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年少成名,但一生穷困潦倒,怀才不遇,以诗名世,其诗作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多抒发个人遭遇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是清代性灵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虽病体缠身,但还剩下一副须眉,在小阁的疏帘旁病愈起身。
手中的残破书卷成了我闲时的伴侣,灯前的微弱身影独自沉醉其中。
千百年的风流人物依然在我心中闪耀,百年的贫病却从未欺骗过我。
世间的毁誉任由他人去说吧,我依然会伴着青山归去。
释义
此诗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感慨与坚持,首联写自己病愈起身,仅余须眉之躯;颔联描述病中生活,以书为伴,独自沉醉;颈联以“千世风流”与“百年贫病”对比,展现了自己虽贫病交加,但心中仍有对风流人物的敬仰与追求;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世间毁誉的淡然态度,以及归隐青山的决心。
赏析
此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作者以病中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自己虽身处逆境,但精神不灭的坚韧品质,颈联“千世风流尚在眼,百年贫病不欺予”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既表达了对历史风流人物的敬仰,又体现了自己面对贫病不屈不挠的精神,尾联则以归隐青山作为归宿,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淡泊。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坎坷,怀才不遇,晚年更是贫病交加,此诗创作于他病中之时,面对生活的艰辛与身体的病痛,作者不禁感慨万千,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郁闷,诗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与敬仰,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超脱,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