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夏日
宋·陆游
午影迟留成蕴暑,熏风飘荡作清和。
竹梢露滴惊残梦,荷背跳珠泻碧荷。
村舍烟霞开画障,水亭花柳映渔蓑。
此中自有无穷趣,何必求仙访九嶷。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正午的阳光迟迟不肯离去,积聚成了夏日的炎热;而轻拂的南风则飘荡开来,带来了一丝清凉与和谐,竹梢上的露珠滴落,惊醒了我的残梦;荷叶上跳跃的水珠,如同碧绿的珍珠泻落而下,村庄被烟霞笼罩,宛如一幅打开的画卷屏障;水边的亭子与花柳相映,渔人披着蓑衣悠然自得,这里自然有着无穷的趣味,何必去寻找仙境探访九嶷山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景象,既有炎热也有清凉,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赏析
首联“午影迟留成蕴暑,熏风飘荡作清和”以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夏日午后的特点:阳光炽热,但南风却带来了一丝清凉,颔联“竹梢露滴惊残梦,荷背跳珠泻碧荷”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夏日雨后的清新与生动,颈联“村舍烟霞开画障,水亭花柳映渔蓑”则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尾联“此中自有无穷趣,何必求仙访九嶷”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隐居乡村时所作,通过对夏日乡村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陆游的眼中,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自然景物的美丽与生动,都是值得珍惜和欣赏的,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晚年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