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独谣
唐·韦应物
谁道幽兰白雪好,只见独谣应独悲。
寒天日暮斜阳尽,孤影徘徊映冷晖。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常蕴含着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淡淡哀愁。
译文
谁说那幽雅的兰花和纯洁的白雪是美好的象征呢?只见我独自吟唱着这孤寂的歌谣,心中满是悲伤,寒冷的天空下,日暮时分夕阳已尽,我孤独的身影在余晖中徘徊,映照着清冷的光芒。
释义
“谁道幽兰白雪好”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提出对传统美好象征(幽兰、白雪)的质疑,暗示诗人内心对世俗评价的不认同。“只见独谣应独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悲伤,他通过“独谣”(独自吟唱)这一行为,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哀愁。“寒天日暮斜阳尽,孤影徘徊映冷晖”两句,通过描绘寒天日暮、斜阳已尽、孤影徘徊的凄清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悲凉。
赏析
这首诗以幽兰、白雪为引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赞其美好,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通过“独谣”这一行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意境,诗中“寒天日暮斜阳尽,孤影徘徊映冷晖”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凄清,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韦应物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时期,韦应物虽出身贵族,但仕途并不平坦,多次遭贬谪,在仕途失意、人生无常的背景下,他可能对世俗的美好评价产生了怀疑,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悲伤,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幽兰、白雪、寒天、日暮等自然景象,以及自己独自吟唱、孤独徘徊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淡淡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