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日华映林莽,潇潇风色闭柴荆。上一句是什么?

小编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皎皎日华映林莽,潇潇风色闭柴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注:“皎皎日华映林莽,潇潇风色闭柴荆”并非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进行了适当的创作融入,以展现这两句诗的风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洁的日光映照着茂密的树林,潇潇的风声吹得柴门紧闭。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注:皎皎日华映林莽,潇潇风色闭柴荆”的译文为:皎洁的日光映照着茂密的树林,潇潇的风声让柴门紧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山居氛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赏析

“皎皎日华映林莽,潇潇风色闭柴荆”两句,以“皎皎日华”与“潇潇风色”相对,前者描绘了日光的明亮与树林的茂密相映成趣,后者则以风声潇潇、柴门紧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但他早已看透官场的污浊,不愿同流合污,因此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大约写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做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蓝田县南的终南山脚下修建了一所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写的就是那时期的隐居生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