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唐·韦应物
从来著述希扬子,为羡幽人载酒过。
林壑深藏人不见,水声潺潺伴烟萝。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其诗作以清新淡远、自然流畅著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晚年寓居苏州、江州等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其诗歌多反映这种闲适淡泊的心境。
译文
自古以来,著书立说的人中很少有像扬子云(西汉文学家扬雄)那样卓越的,我羡慕那些隐士,他们能邀请友人带着美酒来访,山林沟壑深深隐藏,外人难以窥见我的踪迹,只有清澈的水声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烟雾和藤蔓,构成了我宁静的山居生活。
释义
首句“从来著述希扬子”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大家扬雄的敬仰,同时也隐含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与自谦,次句“为羡幽人载酒过”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之情,后两句通过描绘山居环境的幽静与隔绝尘世,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居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比古代文学大家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创作的谦逊态度,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又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体现了韦应物诗歌清新淡远、自然流畅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晚年寓居山林期间,诗人已历经仕途坎坷,对官场生活心生厌倦,转而追求一种闲适淡泊的隐逸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山居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享受,诗人也借古喻今,通过对古代文学大家扬雄的敬仰,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和自谦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晚年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其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