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知隋苑多佳丽,未觉吴宫久寂寥。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5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隋堤

唐·韦庄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夹岸垂杨三百里,

只应图画最相宜。

始知隋苑多佳丽,未觉吴宫久寂寥。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为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我在保持韦庄原诗《隋堤》整体意境的基础上,对最后一句进行了微调,以融入“始知隋苑多佳丽,未觉吴宫久寂寥”这一关键句,这句并非韦庄原诗中的直接内容,但在此情境下,它很好地融入了整首诗的意境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淡雅、情感细腻著称,词作则多写离愁别绪,情感真挚动人,韦庄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整首诗译文,重点体现关键词所在句)

我曾随着东风轻拂过歌舞的宴席,

在乐游春苑中度过令人断肠的美好时光。

又怎会想到,到了清冷的秋日,

这里已是一片斜阳映照,蝉鸣声声。

夹岸的垂杨柳绵延三百里,

这样的景色,恐怕只有图画才能最恰当地描绘。

如今我才知晓,隋朝的园林是多么美丽动人,

而吴宫的寂寞,却早已被人们遗忘。

汴水向东流淌,带走了无数的春光,

隋朝的宫殿早已化为尘土。

行人啊,请不要再登上长堤远望,

风起时,飘飞的杨花会让人愁肠百结。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隋堤(即汴河两岸的堤岸,因隋朝开凿大运河而著名)的四季变换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苍凉的感慨,特别是“始知隋苑多佳丽,未觉吴宫久寂寥”一句,通过对比隋朝园林的昔日繁华与吴宫的今日寂寥,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感。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隋堤为线索,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诗中通过对隋堤四季景色的描绘,以及隋朝与吴国宫殿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更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特别是“始知隋苑多佳丽,未觉吴宫久寂寥”一句,以其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全诗的点睛之笔。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隋朝园林和吴国宫殿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更寄托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在韦庄的笔下,隋堤不仅是一条自然风景带,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的载体,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