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离宫三十六,宫中美女皆胜玉。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22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汉家离宫三十六,宫中美女皆胜玉。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岂知啼鸟暗随人,飞入宫中化作云。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所作乐府诗,广泛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现实,颇有名气,著有《王司马集》。

译文

汉朝的皇家离宫别馆有三十六所,宫中的美女个个都比美玉还要娇艳,她们在金屋中梳妆打扮,娇媚地侍奉君王过夜;在玉楼上设宴欢歌,直到春醉方休,哪里知道啼叫的鸟儿悄悄地跟随着人,飞入宫中竟化作了云彩。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朝皇宫的奢华与宫中美女的生活,反映了封建帝王生活的荒淫无度,首句点出离宫数量之多,次句以“皆胜玉”形容美女之美,三、四句则通过“金屋妆成”和“玉楼宴罢”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宫中生活的奢靡,末句以“啼鸟化云”的奇幻想象,暗喻宫中生活的虚幻与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对宫中美女和奢华生活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封建帝王生活的荒淫无度,也隐含了对这种生活的批判和讽刺,诗中的“啼鸟化云”一句,以其奇幻的想象和深刻的寓意,为全诗增添了一抹神秘和哀婉的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和荒淫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而开放的时期,宫廷生活尤为奢华,诗人王建可能通过这首诗,对当时宫廷生活的荒淫无度进行了批判和讽刺,他也可能借古讽今,通过对汉朝宫廷生活的描写,来反映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方面,诗中的“啼鸟化云”一句,也可能寓含了诗人对宫廷生活虚幻和无常的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