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窥贝阙倚瑶瑟,金华射天高下光。的解释

生辉322个月前

诗词原文

瑶瑟曲

唐·顾况

冰箫吹断水云闲,

重按霓裳歌遍彻。

笑窥贝阙倚瑶瑟,

金华射天高下光。

作者及朝代

作者:顾况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悲翁,苏州海盐(今在浙江)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至德二年(757年)进士,曾任校书郎、著作郎,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传世,顾况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寓讽刺于嬉笑怒骂之中,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冰冷的箫声吹断了水云之间的悠闲,再次弹奏起《霓裳羽衣曲》,歌声响彻云霄,我笑着窥视着那如贝壳般美丽的宫殿,倚靠在精美的瑶瑟旁,金华山的光芒从高处射下,照亮了四周。

释义

冰箫吹断水云闲:形容箫声清冷,仿佛能吹断水云之间的悠闲。

重按霓裳歌遍彻:再次弹奏《霓裳羽衣曲》,歌声传遍每一个角落。

笑窥贝阙倚瑶瑟:笑着窥视着美丽的宫殿,倚靠在瑶瑟旁,贝阙,指用贝壳装饰的宫殿,常用来形容宫殿的华丽。

金华射天高下光:金华山的光芒从高处射下,照亮了四周。

赏析

这首诗以音乐为线索,通过描绘箫声、琴声以及宫殿的华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首句“冰箫吹断水云闲”以冷清的箫声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次句“重按霓裳歌遍彻”则通过再次弹奏《霓裳羽衣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歌舞升平的世界,后两句“笑窥贝阙倚瑶瑟,金华射天高下光”则进一步描绘了宫殿的华丽和金华山的光芒,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顾况的仕途经历有关,顾况在仕途上曾遭遇贬谪,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更加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音乐、宫殿和山光等美好事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笑窥”二字也透露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和豁达。

顾况的《瑶瑟曲》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通过描绘音乐、宫殿和山光等美好事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和豁达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