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贫者
唐·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十年麻衣走南北,饥寒不比仓中鼠。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十年来,我们的身世如同浮萍般漂泊不定,如今白发苍苍再次相逢,泪水湿透了帽缨。
年老之后,已不懂得欣赏花的姿态,乱世之中,只觉得酒最能寄托深情。
贫穷时,即使居住在繁华的闹市也无人问津;富贵了,哪怕住在深山里也会有远亲来攀附。
十年来,我穿着粗布衣裳奔走于南北各地,所受的饥寒之苦,哪里是那些仓库中的老鼠所能比拟的。
释义
这首诗深刻描绘了诗人韦庄在乱世中的坎坷经历与贫困生活,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中通过对比“十年身事各如萍”的漂泊与“白首相逢泪满缨”的辛酸,以及“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世态炎凉,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
赏析
韦庄此诗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乱世中贫者的辛酸与无奈,首联“十年身事各如萍”即奠定了全诗漂泊无依的基调,而“白首相逢泪满缨”则进一步渲染了重逢时的悲伤与感慨,颔联通过“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失去感知能力,只能借酒消愁的无奈,颈联“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则是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揭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尾联“十年麻衣走南北,饥寒不比仓中鼠”则以自嘲的口吻,将诗人的贫困生活与仓库中无忧无虑的老鼠进行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愤慨与不满。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的破坏和唐朝的灭亡,生活颠沛流离,饱尝贫困与艰辛,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是韦庄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当时广大贫者生活状态的缩影,通过这首诗,韦庄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