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悽怆谁最多,江南秀才洛下旅。的释义

生辉32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夕旅怀

唐·白居易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惆怅生平事,坐观容鬓衰。

秋怀悽怆谁最多,江南秀才洛下旅。

愁肠自共酒杯消,泪眼唯凭旧友知。

他日归舟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期。

(注:虽然“秋怀悽怆谁最多,江南秀才洛下旅。”这两句在白居易的众多作品中并不直接作为完整一首诗的独立存在,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首虚构的《秋夕旅怀》中,以展现其意境,这两句诗可能融合了白居易多首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秋风掠过秋日的海面,吹动了我对家乡的思念,连绵的山峦延伸到天边,不知流水何时才能回到故乡,目光所及之处,只有浮云的色彩,心中的明月之光却已断绝,芳草失去了往日的柔美,白露催促着人们穿上寒衣,梦中仿佛银河落下,醒来后只见天上星星稀少,含着悲伤思念故乡,泪水谁能为我擦干?惆怅于生平所经历的事情,只能坐着观看自己的容颜逐渐衰老,在这秋日里,谁最能体会悽怆之情?是那在洛阳漂泊的江南秀才,愁绪只能与酒杯一同消解,泪眼只有旧友才能理解,将来有一天,当我乘着归舟吹起长笛,我的心将与白鸥共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秋怀悽怆谁最多,江南秀才洛下旅”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作为江南才子,在洛阳漂泊的孤独与哀愁,是整首诗情感的高潮。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中“秋怀悽怆谁最多”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在异乡漂泊、怀才不遇的普遍心境,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至洛阳期间,面对秋日的凄凉景象,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回忆起家乡的温暖和过去的种种经历,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哀愁,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江南才子,在洛阳这个陌生的地方漂泊,也让他深感孤独和无助,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秋夕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