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峡雨霏微暗白芷,
岩烟迢递绕青松。
我生羁旅自南北,
雁飞何为亦远役。
作者及朝代
张籍,唐代诗人,约生于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语言凝练而深挚婉曲,为唐诗名家之一,有《张司业集》。
作者简介
张籍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生活颇为困顿,后得韩愈赏识,仕途稍有起色,曾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等职,他一生好学不倦,诗作颇丰,尤擅长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行吟着,更要用那凌云健笔,醉后折下五色奇花般的笺纸来书写诗篇,峡中的细雨霏霏,使白芷的颜色变得暗淡;山岩间的烟雾缭绕,远远地缠绕着青松,我一生漂泊不定,从南到北;大雁啊,你们为何也要远行,承受这长途跋涉的劳苦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水流域漂泊行吟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身漂泊生涯的感慨,诗中“峡雨霏微”与“岩烟迢递”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湘水流域的自然风光,而“我生羁旅自南北,雁飞何为亦远役”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借雁之远飞,隐喻自己人生的漂泊不定。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湘水流域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自己行吟生活的艰辛与美好,而“我生羁旅自南北,雁飞何为亦远役”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大雁远飞的理解与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而深挚,情感真挚而动人,展现了张籍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之际,他一生漂泊不定,曾游历四方,对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正是他在湘水流域漂泊行吟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道路的无奈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