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青阁行
唐·李商隐
拂露却趋青阁路,蓬莱回顾五云浮。
仙凡自此相遥望,玉宇琼楼不胜秋。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佳作,往往借古讽今,寓意深刻,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仕途不顺,但其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敬仰。
译文
拂去晨露,我踏上通往青阁的道路,回首望去,蓬莱仙境在五色彩云的缭绕中若隐若现,从此,仙凡两界只能遥遥相望,那玉宇琼楼中的秋色,美得让人难以承受。
释义
拂露却趋:拂去晨露,继续前行。
青阁路:通往仙境的道路,这里代指高洁、远离尘嚣之地。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象征仙境。
五云浮:五彩祥云缭绕,形容仙境的神秘与美丽。
仙凡自此相遥望:仙人与凡人从此分隔两地,只能远远相望。
玉宇琼楼:形容仙境中的宫殿楼阁,华美非凡。
不胜秋:秋天的景色美得让人难以承受,暗含一种哀愁与寂寞。
赏析
这首诗以仙境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踏上青阁路、回首望蓬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哀愁,诗中“拂露却趋青阁路”一句,既写出了清晨的清新与宁静,又暗示了诗人追求高洁、远离尘嚣的决心,而“蓬莱回顾五云浮”则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与美丽,使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更加浓烈。“仙凡自此相遥望”一句,却将诗人拉回了现实,暗示了仙凡之间的鸿沟难以逾越,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哀愁,最后一句“玉宇琼楼不胜秋”,则以一种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仙境中秋色的美丽与哀愁,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如意,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而蓬莱仙境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理想之地,自然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抒发志向的对象,通过描绘仙境的美丽与神秘,诗人既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无奈,又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寂寞,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