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远人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远望思悠悠,深情寄海流。
寄声好在久良苦,异时自楫来迎汝。
月影孤灯夜,风声落叶秋。
相思何处诉,望断天涯路。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该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译文
远远地望着,思念之情悠悠不绝,深情厚意如同海流般深远,让我托人带去问候,告诉你我一直都在辛苦地等待,希望有一天我能亲自划船去迎接你归来,在孤灯照耀的夜晚,月影斑驳,秋风中落叶纷飞,我的相思之情该向何处诉说呢?只能望着那遥远的天边,期盼着你的归来。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重逢的心情,首联直接点出思念之情,颔联通过“寄声”表达了对爱人的关怀和等待的辛苦,颈联描绘了孤独凄清的夜晚景象,烘托出诗人的相思之苦,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和无奈。
赏析
本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烘托出诗人的相思之情,首联和颔联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思念和等待的辛苦,情感真挚动人,颈联通过月影、孤灯、风声、落叶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凄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相思之苦,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和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与爱人分隔两地,思念之情难以抑制,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他独自坐在孤灯下,听着窗外的风声落叶,心中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和期盼重逢的心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寄远人》,以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深情厚意和期盼重逢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