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还家千日饮,益须酿酒张吾军。的解释

梦梦82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归阻雪

宋·苏辙

我行天即雪,我止雪复晴。

巧穿帘罅入,故傍竹梢轻。

落尽庭前叶,开残槛外花。

我欲还家千日饮,益须酿酒张吾军。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哲宗时,反对新法,出为河南推官,元祐元年(1086年),任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因上书谏事而被贬为汝州团练副使,连谪数州,徽宗立,复官,致仕,崇宁三年(1104年),上疏反对时政,被贬为永州安置,移居许州,致仕,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译文

我出发时天就下雪,我停下时雪就转晴。

雪花巧妙地穿过帘缝飘入,故意绕着竹梢轻盈地飞舞。

庭院前的树叶已经落尽,栏杆外的花朵也已开残。

我想要回家痛饮千日,更需要酿酒来壮大我的酒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归家途中遭遇雪景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我欲还家千日饮,益须酿酒张吾军”一句,更是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热爱生活的性格。

赏析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的轻盈和巧妙,以及庭院中落叶和残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反而以“我欲还家千日饮,益须酿酒张吾军”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正是苏辙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苏辙晚年归乡途中,在历经仕途坎坷、人生起伏之后,苏辙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愈发强烈,在归乡途中遭遇雪景,触景生情,诗人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豪情壮志和思乡之情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辙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