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
唐·张九龄
华林雪尽莺先啭,广陌风多草竞熏。
晴景更宜长日丽,暖云还似九秋温。
开冰池畔梅先白,播谷禽声柳未昏。
一谢平生意自适,今朝鬓发为君繁。
作者及朝代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他聪明敏捷,善于属文,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谗,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被诬陷,贬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因遭贬谪,不久病逝于曲江私第。
作者简介
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他为人耿直,敢言直谏,曾建议唐玄宗选拔贤能,整顿吏治,终不用,他的诗文俱佳,风格清丽淡雅,对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更是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译文
华林园的雪已经融化,黄莺最先开始啼叫,宽广的大路上风多,草木竞相散发出芳香,晴朗的景色更加适宜长久的日照,温暖的云朵还像秋天九月那样温和,池塘边的冰开始融化,梅花已经变白,播谷的鸟鸣声传来,柳树还未完全黄昏,我一向感谢生活的平实自在,今天因为你的到来,我的鬓发都似乎变得更加繁密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华林园的雪融化后,黄莺开始啼叫,大路上草木繁茂,风和日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自然景色,通过“华林雪尽莺先啭,广陌风多草竞熏”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也通过“晴景更宜长日丽,暖云还似九秋温”等诗句,表达了对温暖天气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春天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份已不可考,当时,张九龄可能正处于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喜悦和期待,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首诗也反映了张九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首诗是张九龄的一首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