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使相望拥冠盖,都人倾倒迟光晖。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32个月前

诗词原文

长安行

唐·韦应物

长安甲第连如云,

诏使相望拥冠盖。

都人倾倒迟光晖,

家家屏帐交相映。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晚年出任滁州、江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与王维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长安城中豪华的宅第连绵不绝,如同云层一般密集。

皇帝的使者络绎不绝,车马冠盖交相辉映。

都城的人们纷纷倾倒于这耀眼的光辉之中,

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屏风帷帐,交相辉映,热闹非凡。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中贵族府邸的豪华景象,以及皇帝使者频繁往来所带来的荣耀与繁华,首句“长安甲第连如云”直接点出长安城中贵族府邸的密集与豪华;次句“诏使相望拥冠盖”则通过皇帝使者的频繁往来,进一步渲染了长安的繁华与尊贵;后两句“都人倾倒迟光晖,家家屏帐交相映”则通过都城人们的反应和家家户户的装饰,展现了这种繁华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和吸引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通过“甲第连如云”、“诏使相望”、“屏帐交相映”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长安作为唐代都城的繁荣与尊贵,诗人也通过“都人倾倒迟光晖”一句,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繁华景象的向往与倾倒,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创作背景

韦应物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之一,社会繁荣稳定,文化昌盛,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更是繁华无比,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和创作,韦应物作为一位出身贵族的诗人,对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游历长安时,被长安城的繁华景象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