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吟
唐·杜荀鹤
自披鹤氅吟诗句,何必神仙更有人。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以诗为伴,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语言平易近人,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我身披鹤氅(一种用鹤羽制成的长袍),吟诵着诗句,何必去追求神仙的生活,因为人间已有如此美好的存在,在千峰之巅,我无拘无束,面对万象丛生的大自然,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我不愿与世俗之人争夺宠辱,只愿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那飞翔的沙鸥,或许有一天,我会归隐到那青山之外,那里月光皎洁,松风阵阵,小径幽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身披鹤氅、吟诵诗句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在千峰之巅、万象丛中,他已经找到了真正的自由,无需去追求虚无缥缈的神仙生活,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宠辱的淡泊态度,只愿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画面,诗人通过“自披鹤氅吟诗句”的形象,展现了自己的高洁与超脱,而“何必神仙更有人”一句,则直接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否定和对人间美好的肯定,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与淡泊,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杜荀鹤对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通过描绘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画面,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杜荀鹤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