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招隐
宋·苏舜钦
闻道归艎从此逝,秋风招隐特依然。
岩扉夜掩无行迹,水榭秋阴尽日闲。
林鸟数声山更静,池荷千叠露犹鲜。
独怜人事多纷扰,不及幽栖得自全。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大理寺丞苏易简之孙,参知政事苏耆之子,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等人革新朝政,被人诬陷,罢职闲居苏州,后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年仅四十一岁,苏舜钦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及《苏子美集》等传世。
译文
听说你即将乘船离去,从此远行,但在这秋风萧瑟的季节里,我依然在这里招唤隐士归隐山林,山洞的门扉在夜晚紧紧关闭,没有人来往的踪迹,水边的楼阁在秋日的阴影中整日空闲,林中的鸟儿偶尔啼叫几声,使得山林更加寂静,池塘中的荷花层层叠叠,露珠依然晶莹剔透,唯独可叹的是人世间的事情纷扰不断,哪里比得上在这幽静的地方隐居,得以保全自己的本性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首联点明题意,写友人即将离去,而诗人依然坚守隐逸之志,颔联和颈联通过描写隐逸生活的环境,展现了山林的寂静与美丽,尾联则直接抒发感慨,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隐逸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中的幽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尘世纷扰与隐逸生活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隐逸生活的可贵,诗人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舜钦在闲居苏州期间创作的,当时,他因支持范仲淹等人革新朝政而被人诬陷,罢职闲居,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尘世纷扰感到厌倦,对隐逸生活产生了向往,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动荡和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