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梅树花初发,每到花前忆剡中。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剡中

唐·戴叔伦

城头梅树花初发,每到花前忆剡中。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注:原诗中实际只有前两句直接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后两句为补充内容,以便更全面地解析,但基于您的要求,以下分析将主要围绕前两句展开。)

作者及朝代

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戴叔伦(约732年-约789年),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唐代中期官员、诗人,他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以文学著称,诗作多抒发思乡之情、自然之美及人生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译文

城头上的梅树刚刚绽放出花朵,每当我走到这些花前,就不由自主地想起剡中的风光。

释义

城头梅树花初发:描述的是城市中某处梅树初春时节开花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希望。

每到花前忆剡中:表达了诗人每当看到梅花开放时,都会勾起对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古代为风景秀丽之地)的深深怀念,那里或许有他难忘的记忆或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两句诗以梅花为引子,巧妙地勾起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意象,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和早春的希望,诗人通过“花初发”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借花抒情,表达了对远方故地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柔情。

创作背景

戴叔伦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迁徙,对故乡和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剡中作为他记忆中的一片净土,可能承载着他许多美好的回忆,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远离故乡,身处异乡之时所作,面对城头初绽的梅花,触景生情,不禁回忆起在剡中度过的美好时光,从而写下这首充满思乡之情的佳作。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是戴叔伦诗歌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一篇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