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黄冠道士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黄冠道士情意薄,见似不见年年开。
云深雾重山中路,花落水流梦里来。
孤灯寂寂照寒壁,冷月凄凄映苍苔。
欲问仙踪何处觅,空余遗恨满尘埃。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并未创作过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黄冠道士的情感淡薄如纸,即便是年年相见也如同未见一般,山中的路途云雾缭绕,深重难辨,花开花落,水流不息,只在梦中隐约浮现,孤独的灯火静静地照亮着寒冷的墙壁,清冷的月光凄凄地映照着长满青苔的地面,想要询问仙人的踪迹在何处寻觅,却只留下满腔的遗憾和尘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冠道士的淡薄情感,以及山中云雾缭绕、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情感淡漠的感慨,诗中“见似不见年年开”一句,既是对黄冠道士情感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隐喻,而“孤灯寂寂照寒壁,冷月凄凄映苍苔”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含蓄,黄冠道士作为诗歌的切入点,其淡薄的情感与山中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脆弱,诗歌中的“孤灯”、“冷月”等意象也进一步强化了孤寂、凄凉的氛围,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动人。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情感的挫折,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诗中,他通过描绘黄冠道士的淡薄情感和山中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情感淡漠的感慨,他也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孤寂、凄凉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