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几人歌渭城,流传江浦是新声。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3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举世几人歌渭城,流传江浦是新声”并非直接出自王维的《渭城曲》,但这两句与《渭城曲》的广泛流传和影响力相关,可能是后人对其流传情况的描述或感慨,为符合您的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渭城曲》本身。)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

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

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释义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也有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关怀、依依惜别的深情。

赏析

《渭城曲》以“渭城朝雨”起兴,这是极富于诗意的,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这一切都由朝雨洗出,而又仿佛为客舍送行的新添景色,恰似有意殷勤挽留。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元二奉命出使安西都护府,王维到渭城为之饯行,写下这首诗,在友人即将登上远行的马车之时,殷勤地劝酒,再干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挥洒写下这临行劝酒辞,诗人没有直接表达离愁别绪,而是借别宴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虽然“举世几人歌渭城,流传江浦是新声”并非直接出自《渭城曲》,但这两句确实反映了《渭城曲》在当时及后世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