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会稽行
唐·元稹
会稽古来好风俗,严助买臣相继驱。
禹庙千年垂橘柚,越城万里入云芜。
春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杨柳春。
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会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风俗,严助和朱买臣相继在这里施展才华,大禹庙前的橘柚树历经千年依然繁茂,越城的原野广阔无垠,直入云霄,春风吹散了梅枝上的残雪,一夜之间仿佛将杨柳带回了春天,只有门前的鉴湖水,春风拂过,依然保持着它旧时的波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会稽地区的美好风俗和历史名人,以及春天的美丽景色,首句点明会稽的好风俗,次句提到严助和朱买臣两位历史人物,他们都在会稽地区有过卓越的贡献,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会稽的自然风光,禹庙前的橘柚和越城的原野都显得生机勃勃,最后两句以鉴湖水为象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变的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会稽为背景,通过描绘历史名人、自然风光和季节变化,展现了会稽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会稽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也通过鉴湖水的“春风不改旧时波”,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元稹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对会稽地区的游历或研究中,他通过深入了解会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赞美会稽的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元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也为我们了解唐代会稽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