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史八首·其四
左思(魏晋)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邻,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巷中,回车自踟蹰。
岂无冲天志,犹自拊心膂。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粗。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人无。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雄姿发虎啸,时价轻千金。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终军天幸余,弃繻入函谷。
气盖陇西豪,时流畏后生。
立谈中郎署,献策诣公车。
赐书夸桓谭,借箸调张华。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泓颊,右盼渌水湄。
俎樽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华灯若乎昼,离光散紫宸。
皇恩傥下逮,覆盆俱蒙恩。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夜砧。
孤灯照遗躯,万籁助凄音。
饥寒此亦足,奈与心交违。
踟蹰步阡陌,俛仰视萧辰。
侧见幽人姿,凄其怀殷忧。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孰谓不须求。
鹰隼羞逐巢上雏,骐骝耻随厩中驹。
作者简介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名噪一时,造成“洛阳纸贵”的现象,另有《咏史诗》《齐都赋》等名篇,左思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其作品多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悲叹,风格独特,语言质朴而感情深沉。
译文
京城之内,王侯贵族居住之地繁华显赫,车马往来不绝于长街大道,早晨聚集在金张二姓的豪华馆舍,夜晚则住宿在许史两家的深宅大院,南边邻居击打着钟磬,北边里巷吹奏着笙竽,而在这喧嚣之中,扬子(左思自比)的宅邸却寂静无声,门前没有达官贵人的车马,空旷的巷子里,车马回转时犹豫不决,难道我没有高远的志向吗?只是心中苦闷难以言表,就像荆轲在燕市饮酒,酒酣耳热,气概更加粗豪,哀歌与渐离相和,仿佛旁若无人,虽然我没有壮士的节操,但与世俗之人也截然不同,我有如虎啸般的雄姿,时人看重我如同千金之宝,我岂能只像山中树木那样长寿,白白地与麋鹿为伍?终军年少时被皇帝赏识,抛弃符信进入函谷关,他的气概盖过了陇西的豪杰,当时的名流都畏惧这位后起之秀,他与中郎官交谈,向公车府呈上自己的策论,皇帝赐书夸奖他,与桓谭辩论,借给张华筷子以调兵遣将,他长啸一声,激起的清风仿佛能吹到东吴,即使是一把铅刀,也贵在它能发挥一次作用,我梦想着施展自己的抱负,然而现实却是,穷巷中秋风扫落叶,寒夜里砧声阵阵,孤灯照耀着我这孤独的身躯,万籁俱寂,只有凄厉的声音相伴,饥寒交迫的生活固然可以忍受,但难以忍受的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离,我在田野间徘徊,俯仰之间,看到的是萧瑟的秋天,偶然间看到一位隐士的身影,他满怀忧愁,我再次长啸,激起的清风仿佛能吹到东吴,即使是一把铅刀,又怎能说不需要它发挥作用呢?雄鹰和隼羞于追逐巢上的雏鸟,骏马耻于跟随厩中的劣马。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王侯贵族的奢华生活与寒士的贫困境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不得施展的愤懑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鹰隼羞逐巢上雏,骐骝耻随厩中驹”两句,以雄鹰和骏马自喻,表达了作者不愿与平庸之辈为伍,渴望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对王侯贵族奢华生活的描绘,到对自己贫困境遇的抒发,再到对壮志未酬的愤懑,最后以雄鹰和骏马的比喻收束全诗,情感饱满而深沉,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又展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特别是“鹰隼羞逐巢上雏,骐骝耻随厩中驹”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高洁品质和远大志向,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
创作背景
左思生活在西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出身寒微的左思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他深感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于是创作了这组《咏史八首》,以历史典故和自身经历为题材,抒发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其中第四首尤为著名,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语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